南市警察局與社會局攜手合作 在關懷據點聯繫會報 強化社區人員反詐意識
【視傳媒記者黃雋淮/臺南報導】
為強化市民防詐意識及守護民眾財產安全,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結合市府社會局114年9月5日至12日舉辦114年度第三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聯繫會報,計有下營區下營社區、七股區後港社區、歸仁區歸仁社區等10場次,針對各區據點、區公所業務承辦人及里幹事等人員,分享165打詐儀錶板網頁資訊、近期常見、新興詐騙手法及實際案例等,進行防詐騙宣導,且鑒於社區年長者族群,常是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,希望透過據點會報之場合傳遞有效之防詐資訊,不僅能提升第一線人員對新興詐騙手法的警覺性,也能讓防詐觀念深入社區,建立更完整的防詐保護網。
▲南市警察局與社會局攜手合作 在關懷據點聯繫會報 強化社區人員反詐意識 。(警察局 提供)
台南市警局講師表示,「假冒檢警(公署)詐騙」雖然是詐騙老梗,仍是年長者族群之高發詐騙案類,常見手法是假冒戶政、醫院、金融、電信或警政等公務單位來電,聲稱民眾涉及刑事案件如遭冒名領取普發現金或補助,須將財產領出監管或交出存摺提款卡,且據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分析,114年上半年「假冒警檢詐騙」高發族群為50歲以上高年齡、退休或家管女性,以冒用戶政事務所及金融機構為主,提醒民眾注意;另近期亦發現詐騙集團利用時事「普發現金」來詐騙,冒用政府名義,以簡訊或假網站騙取民眾點擊超連結、輸入個人帳號密碼或信用卡資料,進而盜刷信用卡或盜領存款,提醒民眾避免勿入詐團陷阱。
▲南市警察局與社會局攜手合作 在關懷據點聯繫會報 強化社區人員反詐意識 。(警察局 提供)
▲南市警察局與社會局攜手合作 在關懷據點聯繫會報 強化社區人員反詐意識 。(警察局 提供)
警察局長林國清表示,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的對象以中高齡長者為主,對於網路資訊與金融操作較不熟悉,期能透過關懷據點工作夥伴多提醒、多叮嚀,如有接獲不明來電或聽到「遭冒用身份」、「偵查不公開」或「要求監管財產」等關鍵字,應遵循「一聽二掛三查證」防詐三步驟,立即掛斷電話後撥打110報案電話或165反詐諮詢專線查證,市警局也持續推動跨局處合作模式,共同打造臺南成為一個「人人識詐,時時防詐」的安心宜居城市。